Skype会让翻译们全都下岗吗?
媒体在报导该技术的时候声称“Skype要让翻译们全都下岗!”。其实这一噱头早就已经有了。作为职业翻译早有耳闻,不过本人认为这纯粹是个噱头,Skype不会让翻译们都下岗。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大脑思维活动,机器不具有思考和灵活应变的能力,如果机器能达到这种智能化的程度,不只是翻译,整个世界的各种类型的工作都会被取代。
如果对语言进行稍加解释和思考,我想很多人都能理解为什么skype translator或者类似产品不会让翻译们都下岗。
语言不是词与词的对等。如果是,那么大家都不用学习外语了,现在拿个手机扫描一下单词就走遍天下了。
语言本身就是不对等的。有的语言里有的东西,其他语言里根本没有。例如中文里的“陪读”“风水”“相声”,英语里根本就没有对应的文化背景和事物。那么你觉得机器听到你在蹦这些名词的时候,它会翻译出什么东西来呢?估计只会让说话人决定,让我们打个电话给人类翻译,请他解释一下吧... ...
语音语调是语言的一部分。语音这一块,我想大家都能很好地理解,比如中国大家都讲普通话,但是不同地方来的人都讲不同的口音,有的人讲得口音重,有的人讲的标准。那么机器在说话人讲的话不太标准的情况下,是否有会错漏呢?或者出现死机的状况呢?就我自己亲身的经历,有个中国老板请了个会讲中文和英语的印度技术人员,按道理说他们是可以直接沟通的,可是他们每次都非常周折打电话给我,让我翻译。原因就是印度技术人员的口音极重,中国老板听不太明白,中国老板的普通话口音也很重,印度技术人员也听不明白。作为职业翻译,受惯了这种不同口音的虐,默默地做着这些看似简单其实也不那么简单的工作。至于Skype translator呢?我期待众多用户们的真实反馈,而不是仅仅两个人的标准演示。
还有语调,大家都知道语调不同,表达的意思就不同。例如,“你真厉害!”,可以是真心赞美,也可以是谴责的,还可以是讽刺的。机器能识别出来这个语调吗?研究表明,一个人说话时给人的印象,肢体动作占55%,语调占38%,内容只占7%。从这点来考虑,你会带一台翻译机器还是带一名人类翻译去商谈呢?
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肢体语言。同样是点头,在中文里是表示同意、肯定,在印度语和保加利亚语中表示否定和反对。Skype Translator能“看到” 说话人正在拼命摇头的意思吗?
语言是活的,是不断发展变化的。“不作死就不会死”、“神马都是浮云”等等这些句子,我们尚不能打保票全国人民都知道(当然网民是基本都知道的),又怎么能臆想机器靠一个数据库就能掌握语言代替人类翻译呢?
毫无疑问的,skype translator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,对于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不高的人们来说,它也许已经足够了。它的出现会促使和鞭策翻译的专业化并且辅助翻译的工作,然而,它的出现会导致翻译的消失是不现实的。
最近Skype Translator话题热议这些日子,每天在微博看到翻译界同行们的观点,基本上高端的翻译都是处于非常淡定的态度,非常认同一资深同行张伟翻译的一句话,在此引用结尾:“人人都会烹饪,我们仍然需要厨师。”